23 年 2 月 8 日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我,(而要)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类似的话在《论语》中出现了很多次: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
  4.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这里讨论的就是一个他人怎么看待自己的问题,我认为如果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安慰。

李零的那本《丧家狗:我读‘论语’》书中的观点我就很不同意,我将他写在书中的原文摘录如下:

知识分子最好名,特别是虚名。能够看破名的,几乎没有。孔子强调,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本事。

他要真不在乎,确实了不起。

不过,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他老人家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的话,有掩饰心理,越说不在乎,其实就是越在乎。

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里仁》4.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15.20),对名,他还是非常在乎。他说不在乎,干嘛还感叹,“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宪问》14.35),说除了老天,没人了解他。孔子在卫击磬,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也听出来了,他是为“莫己知也”发愁(《宪问》14.39)。他的内心,其实很孤独。(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吗)

这里将 “知” 理解成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名声我认为是很不恰当的。很明显 “知” 这个字的含义是了解,有 “知音”、“相知”、“知人善任” 等词。这些词都说明对一个人很了解甚至是最了解才可以说是 “知人”。

“知人” 或者说是了解一个人是挺困难的一件事,而 “看人” 却很简单。一个人是否有钱,是否有名,通过衣着,或是通过向别人打听很容易就能观察出来,但了解一个人却很难。一个人的品行、价值观如果不与他长时间相处,恐怕不能通过外表或是他的职位来判断。 更微妙的是一个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是绝不可能被外人所知道的,所以如果说谁最 “知” 你自己的话,应该只有你自己最 “知” 你自己了。

我为什么说 “不患人之不己知” 是一句很能安慰我的话呢,因为其实我渴望表达,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但是我自己心里想的事,我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我需要让别人也知道吗?我需要让别人也了解我吗?其实不需要,因为没人真正关心你心里想的是什么,尤其是在社会上,别人有别人的观念,你说《论语》是一部好书,还有人说孔子是个很糟糕的人,《论语》里面全是封建糟粕呢。能说他是错误的吗?我在前一篇文章就说了,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正确,要选择利于整个人类群体社会的思想就可以了。

你需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你有自己的观念,但是生活是一本大书,总是需要修修补补的,千万不能骄傲,不要总是自以为是。要做到 “不患人之不己知” 首先需要的就是很大的宽容心,甚至是忍耐。你总会遇到那种自己看不顺眼的人,在自己看来道德败坏、品质低劣的人,有时候这种人甚至是你的上级,这时候你就需要默念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来安慰自己了。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的认知就是正确的,你要了解的是你上级的认知,更不要期待别人去了解你。忍耐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能忍则忍,特别是像我这种要啥没啥的人来说,你没有条件不去忍耐,也没有条件去和别人谈条件,就算你比别人聪明,也千万不要伤了别人的面子。忍耐的目的是为了磨炼自己,像中国的很多做领导的我以为其中的一大特质就是得坚定理想而又耐住寂寞与挫折,所谓 “闷声发大财”。这里我推荐一部非常好的人物传记《邓小平时代》。可是凡事也要注意 “过犹不及”,忍耐也要注意不要违背人性,不要像越王勾践一样去折磨自己,放弃自己的尊严,最终就算成功了,心理却扭曲了。

这里再补充一句论语中的话,“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但这句话在今天这个时代我认为有不同的理解,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孔子主要说的是 “仁” ,君子可以做到仁,小人做不到。那么什么是仁呢?“仁” 这个字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如果世界上就一个人,那是不成仁的,两个人是一种虚指,它可以指一群人,一个社会上人们应该怎么相处的道理,孔子强调的是 “礼”;也可以指一种关系,比如师生关系,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强调的是 “孝” 或者 “忠”。所以孔子将的 “仁” 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我认为就是在孔子那个时代孔子自己认为正确的社会相处方式,说白了就是 “所当然” 的事情。

以上内容纯属放屁,所以还是去读读 《论语》 原文吧,北宋宰相赵普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几句论语就够了,关键是能不能做得到,学了要 “习”,自己读读就行了,不要期盼别人(家人和朋友除外)去了解你。

相关内容